?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养殖 >> 生态养殖技术 >> 广西水产养殖开春期间的注意要点

广西水产养殖开春期间的注意要点

http://www.0311bhw.com     发布时间:2017-02-06    来源: 广西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春天来了、气温回升、万物复苏,水生动物经过了一个冬天的蛰伏也开始进入新一轮的生长季,新一年的养殖又将拉开帷幕。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开春期间做好养殖的前期工作是一年养殖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点,但从往年的情况看这一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为更好地服务和指导广大养殖户能够打好新一年的养殖生产基础,在此简单介绍开春期间水产养殖的一些注意事项。

一、抓紧维修基础设施

开春时节抓紧整修池塘等基础设施。要求铲除塘边四周杂草,清除塘底过多淤泥,尽量做到“浅塘改深塘、渗漏塘改成保水塘”,要做好进、排水渠的疏通、拦鱼防逃设施的加固等配套工程。增氧机、投饲机、抽水机、备用发电机等机械应尽早检修好并妥善存放,缺乏的尽快重新购置;网具、工具亦应抓紧时间修补好,需要添置的尽早购回。

二、明确养殖品种和养殖模式

养殖中的“跟风”现象十分普遍。常常出现产品供大于求的现象,造成价格低迷而赔本。所以在制订养殖计划前,一定要深入、全面进行市场调研,弄清楚养殖产品的供应方向、估计当年的养殖规模等。同时利用能量循环的原理,充分提高水体生产力,增加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应坚持突出主养,科学配养的原则,实行多品种合理混养的高效养殖模式。确定主养品种之后,混养品种应考虑对主养品种的影响大小而定,食性相近或相同的品种应尽量不搭配混养或少搭配。

三、及早联系苗种、饲料等物资

优质健康的苗种是养殖生产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品种退化的苗种会造成生长缓慢、病害频发等问题的出现;饲料是养鱼所需物资中关键的关键,饲料的质量将影响到养殖的生产成本、生长速度及容易诱发病害等。苗种种质、饲料的品质以及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可以用“有收无收靠种,收多收少靠管”来概括。  

要求放养鱼种的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肌肉丰满、色泽鲜明、游泳活泼、溯水力强、鳞片和鳍条完整,无伤、无虫、无病,选购苗种前应当提前了解苗种场的生产、信誉等情况。应尽量选择大规格苗种,以求达到早收成,早上市,早见效的理想养殖效果。放养密度应根据水源条件、增氧设备、规格大小、养殖技术和往年经验等情况综合考虑,做到科学、合理。苗种放养前要浸洗消毒以杀灭体表细菌及寄生虫。选择晴暖天气的中午放养,先放主养品种,混养品种应根据主养品种的情况选择适宜的时间放养。

选择饲料问题建议养殖户选择信誉度高、实力雄厚、售后服务周到的大企业作为供应商。大企业的产品质量一般比较稳定,有与养殖户共同抵御和承担风险的能力。鱼药和水质改良剂等物资虽然没有必要马上购买入库,但应落实好厂家并签订供应合同,以便应对随意涨价现象。

四、日常管理

在开春期间的养殖管理应做到每天早晚巡塘,及时打捞残饵,保持池水清洁,禁止投喂变质的饲料。在池塘早春进水时,应尽量注入冬季蓄水,因冬蓄水带病菌较少,同时加强水质监测,合理使用改水制剂调节水质,以有利减轻病害的发生程度。

每周定期监测养殖水体的水温、pH、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水质指标,发现超标及时改水。偏酸的水体,每15天泼洒生石灰水一次,维持pH7.0左右,有冻死鱼的应及时捞除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水质条件,降低病害发生的几率。

密切注意天气情况,遇阴雨天气及时开机增氧或加注新水,避免水体缺氧;若水温降至13以下,应及时采取措施保温,维持水温在14以上,避免越冬鱼种冻伤。商品鱼存塘过冬的,如果水温持续7天以上降至13以下,应及时起捕上市;鱼种越冬的,若水温降至1314℃,及时补充温泉水或地下水,确保水温在14以上,避免越冬鱼种冻伤。

放养体质健壮且经检疫合格的苗种,放养前用3%的生理盐水(加0.5-1%维生素C)消毒10~15分钟。坚持每天巡查一次以上,发现异常及时采样送实验室诊断,并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所用药物必须经过药效验证和药敏试验结果确定为敏感的药物,以确保疗效。

五、病害防治

经历了越冬期的水产动物的体质会下降,容易得病,加上运输原因,往往造成体表受伤,为病原体入侵打开缺口。随着气温的回升,病菌繁衍加快,病害逐渐增多。当温度回升时,鱼类的食欲也在被慢慢的唤醒,如果不能及时的补充优质的饵料,鱼群就会吞食部分杂物,而如果直接足量投料(在水温没有稳定在20℃的情况下)又很容易引发急性肠道问题,比如“套肠”、“出血”等。春季常发生的病害主要是细菌性病害和水霉病及车轮虫、斜管虫等寄生虫病。病害防治应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对症下药。

1、溃疡综合症:发现病情,先停料2天,水质较差的用硫代硫酸钠改水,改水后依次用硫醚沙星和聚维酮碘溶液泼洒,每天一次,连泼23天;同时在药敏试验基础上选国标抗菌药(如噁喹酸)加黄芪多糖拌饲料投喂,每天一次,连喂7天。

2、出血性败血症:发现病情,先停料2天,水质较差的用硫代硫酸钠改水,改水后用国标消毒剂(如三氯乙氰脲酸粉)消毒养殖水体,每天一次,连续三天;同时在药敏试验基础上选国标抗菌药(如氟苯尼考)和三黄粉及黄芪多糖拌饲料投喂,每天一次,连喂57天;大水面养殖,每亩1米水深用300克烟丝浸泡24小时后连渣带水均匀泼洒,隔35天再泼一次。

3、龟鳖肺炎

发现病情,停料2天。大池养殖,第1天用硫代硫酸钠粉改水,第2天~4天用生石灰或大黄末兑水泼洒,每天1次;第4天开始,拌饲料内服敏感国标药物加芪参散拌饲料投喂,每天一次,连喂710天。一个疗程后,每隔15天拌饲料内服芪参散,每天一次,连喂5天。小池养殖,拌饲料内服敏感国标药物(如氟苯尼考粉)加芪参散,每天1次,连喂710天。一个疗程后,拌饲料内服乳酸菌和酵母菌35天,每天 1次;同时,每隔15天拌饲料内服芪参散,每天1次,连喂5天。

4、龟白眼病

1)隔离病龟的个体治疗

11000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消毒3040分钟,每天2次,连续5天;浸泡消毒的同时,用棉签沾消毒水清洗干净眼部的分泌物。对已经停食的病龟,按每千克体重注射免疫增强剂针剂(如黄芪多糖注射液)0.1毫升,每天1次,连续3天;第4天开始每千克体重注射免疫增强剂针剂(如黄芪多糖注射液)0.1毫升+双黄连注射液或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注射液(用量按说明书),每天1次,连续35天;恢复摄食后,按说明书拌饲料内服芪参散+敏感药物或双黄连可溶性粉,每天1次,连喂1015天;此后,每隔15天再喂5天,每天1次。未停食的病龟,按说明书拌饲料内服芪参散+敏感药物或双黄连可溶性粉,每天1次,连喂1015天;此后,每隔15天再喂5天,每天1次。

2)发病池龟的群体治疗

按每立方米水体用黄芪干品2克,先将黄芪干品加5倍左右的水,文火煮1小时再温水浸泡6小时后去渣兑水全池泼洒,隔天1次,连用35次;按说明书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或恩诺沙星,每天1次,连续3天;此后每个15天泼洒3天,每天1次。同时,按说明书拌饲料内服芪参散+敏感药物或双黄连可溶性粉,每天1次,连喂1015天;此后,每隔15天再喂5天,每天1次。

5、小瓜虫病:用高聚碘(高酸碘纳)或福尔马林液或戊二醛或小瓜敌杀(主要成分为槟榔、苦参、姜粉)按说明书或正常用量对水全池泼洒,每天一次,隔5~7天用1次,连用3次。或者采取辣椒与生姜合剂治疗,方法为:每亩池1米水深用干辣椒1千克、生姜0.6千克,适当切碎后加水10千克左右煮沸12小时,再加水15千克和适量米酒(100毫升左右),全池泼洒,此后第5天和第10天再各杀虫一次,以根治。杀虫后,在鱼类恢复正常摄食时,用二氧化氯或聚维酮碘消毒一次,同时拌饲料内服黄芪多糖57天,每天一次,提高鱼类的抗病能力,预防并发细菌病。

6、斜管虫病

确诊发生斜管虫病后,每立方米水用苦参末11.5克或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0.60.7克全池遍洒。

7、车轮虫和指环虫等寄生虫病

确诊发生车轮虫、指环虫和三代虫等寄生虫病后,用敌百虫或甲苯咪唑泼洒养殖水体,每天一次,连泼23天。

8、水霉病

用硫醚沙星药浴35分钟或每立方水体用0.20.3克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泼23天。或用11.5%的食盐水药浴2030分钟。

 

 

广西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韩书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