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 一服务两公开 >> 行政通知 >> 自治区原水产畜牧兽医局2016年度绩效考评民意调查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报告

自治区原水产畜牧兽医局2016年度绩效考评民意调查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报告

http://www.0311bhw.com     发布时间:2017-11-10    来源:英国bet-365体育在线

广西壮族自治区原水产畜牧兽医局关于

2016年度绩效考评民意调查反馈

意见整改落实情况报告

2017年11月10日

 

根据自治区绩效办关于做好自治区直属机关2016年度绩效考评民意调查征集意见建议整改工作的通知》(桂绩办发〔2017〕6号)精神,我局对2016年度绩效考评民意调查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归纳分析梳理出我局工作中的短板与不足,并制定整改方案,提出整改措施和明确责任处室、责任领导人。经过近一年的践行整改,存在的短板与不足基本得到了很好的完善。现将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存在问题

(一)行业监管方面

1.依法加强水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2.加强畜禽屠宰监管机构体系建设以及组织领导3. 切实抓好渔船生产用油财政补助政策落实。

(二)服务基层方面

1.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有关扶持政策,助力我区养殖产业结构调整2.加大定点扶贫帮扶力度,助力脱贫攻坚决战决胜;3.鼓励各地实行政府购买动物防疫服务,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积极性整改工作及进展;4.加强干部培训指导,增强干部领导能力和专技水平。

(三)行政审批方面

1.加强行政审批工作管理2.推进行政审批的标准化、规范化3.努力提高窗口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二、整改措施

针对以上的短板和不足,我局党组高度重视,责成局绩效办商相关处室研究制定《2016年度绩效考评民意调查意见整改方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明确具体的责任处室、责任领导。主要整改措施包括:一是加强行业监督管理。依法加强水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畜禽屠宰监管机构体系建设以及组织领导切实抓好渔船生产用油财政补助政策落实;二是提高服务基层水平。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有关扶持政策,助力我区养殖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定点扶贫帮扶力度,助力脱贫攻坚决战决胜、鼓励各地实行政府购买动物防疫服务,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积极性整改工作及进展、加强干部培训指导,增强干部领导能力和专技水平;三是加强行政审批工作管理。加强行政审批工作管理推进行政审批的标准化、规范化努力提高窗口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三、整改工作进展及成效

(一)行业监管方面

1.依法加强水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1)养殖环节方面。一是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2017年积极争取财政资金1896万元,用于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养殖投入品生产经营许可评审管理,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环节及水产畜牧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测监管执法以及投入品及水产畜禽产品监测体系建设,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法律法规培训,标准制订等工作。二是严把企业准入和证后监管。从源头把关,加强兽药生产经营企业和“三品一标”企业的准入管理和证后监管,对不符合准入条件的,一律不予准入。精心组织开展养殖业无公害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使用专项检查,严厉打击伪造、冒用标志等违规违法行为;创新无公害农产品监管机制,引导组织行业协会开展养殖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监管交叉检查,促进获证单位依法用标,自觉维护品牌信誉,提高产品质量,增强行业自律,切实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今年以来,不予许可1家兽药生产企业,注销4家兽药生产企业生产许可证,撤销、注销13家企业的产地认定证书,撤销4家企业的产品认定证书。三是加快推进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目前,全区已有3632家兽药经营企业安装使用兽药GSP管理软件、 1872家养殖企业联网使用广西养殖环节动态监管软件、落实36家无公害养殖企业开展产品挂标上市试点工作,引导企业建立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努力实现产品质量可追溯。四是认真开展兽药质量监督抽检及检打联动工作。2017年安排全区兽药质量监督抽检任务800批次,其中日常抽检500批次,监督抽检300批次,用于非法添加摸底抽检、打假抽检及调查抽检。截止第三季度,完成日常抽样384批次,检验368批次、合格363批次,检验合格率98.6%;监督抽样70批次,检验67批次、合格67批次,检验合格率100%。预计全年日常抽样520批次,监督抽样90批次;全区查处兽药违法案件145起。其中我局组织开展3期47批次假劣兽药查处,已查处39个案件、调查3批次,查处/调查率89.4%;转发农业部通报的假劣兽药54批次,已查处1个案件、调查51批次,调查/查处率96.3%。日常监督检查发现的假劣兽药案件97起,群众举报案件8起。共查获假劣兽药1444公斤,罚没金额29.7万元。五是强化全区水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2017年前三季度,自治区本级抽检水产畜牧产品20327批,合格20321批,合格率99.97%(其中抽检水产品2100批,合格2096批,合格率99.81%;抽检畜牧产品18227批,合格18225批,合格率99.99%);抽检不合格水产畜牧产品生产单位执法查处率达100%。预计全年完成自治区本级抽检水产畜牧产品任务24520批次(其中水产品2160批次,畜牧产品12960批次)。全区养水产畜牧产品质量总体形势安全,监管措施有力,没有发生重大水产畜牧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2)海洋捕捞方面一是2017年伏季休渔期间,北海市渔政支队与北海市食药监局联合制定了检查方案,开展执法两次,取得很好的效果。二是根据部署,我厅于2017年代拟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洋渔船管控实施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的实施意见》,该文对捕捞渔获物定点上岸以及在渔港设立捕捞渔获物上岸专用码头等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10月份已报自治区政府审发。预计2018年正式公布。       

2.加强畜禽屠宰监管机构体系建设以及组织领导

(1)强化畜禽屠宰监管机构体系建设。一是认真落实自治区编办《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增挂牌子及有关事项的批复》(桂编办复〔2017〕4号)的精神及要求指导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切实抓好编制人员调剂落实和科室职能划分与设定等工作。2017年10月18日,自治区屠宰技术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增设了三个科室:屠宰事务科,主要负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建议的拟定、制定屠宰场有关标准体系并开展认证、组织屠宰从业人员培训等;屠宰标准科,主要负责技术指导工作,组织屠宰相关技术改进、制定检验检测标准等;动物产品安全检测科,主要负责屠宰环节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开展屠宰技术研发等;此外,调整了信息科职责,增加畜禽屠宰统计监测工作。二是督促各市、县参照自治区级畜禽屠宰监督机构体系建设的做法,积极落实自治区编办《关于对加强市县畜禽屠宰监管执法体系建设等有关问题意见的函》中“属地管理”的有关要求,并参照自治区级畜禽屠宰监管机构顶层设计尽快组建屠宰行业行政管理、技术支撑与监督执法机构。贵港等地市也将于2017年年底前完成市级屠宰技术中心的组建工作。

(2)强化畜禽屠宰重大工作组织领导。为严防“组织不力”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我局于2017年2月份、6月份、10月份先后组织开展了全区小型生猪定点屠宰场(点)审核清理核查、全区屠宰安全生产月督查,均做到有计划、有通知、有反馈,狠抓督查工作落实。尤其是2017年10月16日-25日期间,我局组织开展的全区生猪屠宰监管暨安全生产大检查市际交叉检查,从各市抽调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农委)分管领导、业务骨干3人,会同自治区屠宰技术中心、自治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派出的监督执法、技术检测人员各7人,组成交叉检查组,分赴全区14个市开展市际交叉核查,凸显组织领导周密、有序

3.切实抓好渔船生产用油财政补助政策落实

一是制定完善渔船生产用油财政补助配套政策。为科学、合理地确定海洋大中型捕捞机动渔船作业时间,规范国内渔业捕捞油价补助资金发放管理,我局起草印发了《海洋大中型捕捞机动渔船油价补贴作业天数核定办法(试行)》,实现渔船生产用油财政补助资金的精准发放。二是及时下拨2017年渔业油价补助资金。我局根据广西的实际将船舶报废拆解和船型标准化补助资金2.92亿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广西2017年国内渔业捕捞和养殖业生产成本补助资金6.3亿元和财政部拨付的2.74亿渔业油价补助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三项资金的分配建议方案及时报送自治区财政厅,按因素分配法及时切块下拨。三是加强渔船油价补贴专项检查。2017年7月11—14日、7月18-28日、8月29-9月1日,9月5-6日,我局派出两组督查组先后两次对国内渔业油价补贴政策调整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渔业用油补助资金是重点督查的内容,加大有关油价补助资金发放监督检查工作,督促助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确保油价补助资金及时发放到符合条件的渔业生产者手中。四是强化渔船生产用油财政补助政策培训。为提高全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确保我区油价补贴调整政策工作落到实处,我局于2017年1月18日在南宁市举办了国内渔业油价补贴政策调整培训班,对参与油价补贴调整政策相关工作的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和具体业务负责人进行培训,培训人员144人次,重点讲解了渔业生产成本补助调整政策,确保油价补贴调整政策工作顺利实施。五是及时回复渔民群众上访诉求。对公示的渔船作业天数提出质疑的渔民群众,认真听取了来访人员的诉求,并为其详细地讲解了渔业油价补贴调整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争取渔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对渔船作业天数确实存在问题的,当场一一记录,并委托北斗星通公司进行核对后,再对渔民群众进行公示,切实维护渔民群众的利益。

(二)服务基层方面

1.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有关扶持政策,助力我区养殖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积极落实“粮改饲”试点项目。争取农业部下达“粮改饲”项目资金1780万元,落实青秀区、武鸣区、上思县、田阳县、平果县、兴宾区、武宣县、宁明县、大新县、天等县等10个县(区)为试点项目县,项目县共种植青饲料玉米、牧草等8.9万亩,饲草料收储25.7万吨。二是积极落实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争取玉林市容县、博白县列为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县,落实项目资金7300万元。通过项目实施,要求两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目前项目正在实施中。三是积极落实生猪高架床建设和非粮饲料利用项目。共落实项目27个,落实扶持资金1970万元。项目采取竞争方式,对符合条件的支持主体予以扶持,推动各地现代特色养殖产业发展,加快我区“10 +3” 提升行动步伐。四是项目申报、评审公开透明。2017年度所有项目实施,均向全社会公布申报指南,由养殖业主自行申报,市、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初审,自治区从专家库抽取专家评审,评审结果在“英国bet-365体育在线”官网公示,保证了项目评审的公开、公平、公正。

2.加大定点扶贫帮扶力度,助力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一是根据自治区要求,按照采取基数法、因素法、目标任务法等方式,对中央财政下达和自治区财政本级预算安排在整合范围内的财政专项资金以切块下达方式进行分配,且以不低于上年基数和高于总量50%切块下达分配资金,安排贫困县单列用于扶贫。如,2017年安排涉农项目资金10618万元,安排到54个贫困县资金5685万元,占项目总资金的53.54%。其中“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项目资金7000万元,安排54个贫困县3650万元,占总金额的52%;“技术推广与服务”项目资金1476万元,安排54个贫困县941万元,占总金额的63.75%;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专项资金700万元,安排54个贫困县371万元,占总金额的53%;“生猪补贴”资金1442万元,安排54个贫困县723万元,占总金额的50.14%。二是积极深入贫困地区开展调研,因地制宜引进龙头企业,组织养殖合作社,并通过举办养殖技术培训、串村走户宣传动员和开展专业技术指导,科学利用生猪生态养殖模式、肉(蛋)鸡生态养殖模式、肉牛肉羊的生态养殖模式,引导贫困户发展生产,致富脱贫,壮大集体经济,形成规模产业。三是指导发展渔业生态养殖。①支持建设养殖(育苗)废水处理示范基地。落实部门预算资金240万元,在全区支持建设3个养殖(育苗)废水处理示范基地。②支持设施渔业养殖。落实补助资金4155万元,在全区支持建设3个工厂化养殖示范基地;支持示范建设与改造水产生态养殖池3600多亩;支持建设渔业生态养殖示范园区12个;支持示范建设与改造内陆生态养殖网箱18.5万平方米。③支持开展特色品种生态养殖。落实部门预算资金300万元,在全区支持建设1个草食鱼类、2个对虾生态养殖示范基地。④指导发展稻渔生态综合种养组织编制全区稻渔生态综合种养发展规划,该项工作已于8月底完成;将全区发展稻田综合种养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市县(市、区);落实项目资金2475万元,支持建设示范基地52个,示范面积1.2万多亩;⑤积极筹备召开全区稻渔生态综合种养现场会, 10月17日在三江县召开。⑥组织开展生态养殖春季大行动。 从4月开始,组建养殖业专家组7个、派出专家26人,分赴全区各地指导开展养殖业生态养殖,通过举办培训班、进场指导检查、开展技术咨询等方式开展政策宣讲、技术培训和推广工作,目前开展培训斑36期,共31272人次。⑦指导发展休闲渔业。落实项目资金210万元,在全区扶持建设5个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组织评选十大广西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和推荐参评农业部休闲渔业品牌创建。8月向全区印发创建实施方案,经市县(区)逐级选拔推荐,全区共有 29家单位申报休闲渔业各个品牌的创建;9月组织召开创建工作评审会,最后确定广西休闲渔业示范基地10家,推荐参评农业部全国最美渔村1家、农业部全国示范性渔业文化节1家、农业部全国精品休闲渔业示范基地3家、农业部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10家。

3.鼓励各地实行政府购买动物防疫服务,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积极性整改工作及进展

根据《农业部 财政部关于调整完善动物疫病防控支持政策的通知》(农医发〔2016〕35号)和《农业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动物疫病防控财政支持政策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农办财〔2017〕35号)的要求,自治区兽医主管部门与自治区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调整完善动物疫病防控支持政策的通知》(桂农业发〔2017〕77号),将原基层动物防疫补助工作经费调整为动物防疫补助经费,列入强制免疫补助费,用于组织落实强制免疫政策、实施强制免疫计划、购买动物防疫服务。在全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上,分管动物防疫工作的局领导介绍外省政府购买动物防疫服务的做法和成功经验。结合春、秋防检查工作组织深入县、乡、村了解有关实行政府购买动物防疫服务进展情况,对推进工作提出建议。2017年全区已有9个县(市、区)实行政府购买动物防疫服务。自治区兽医主管部门将在2018年部门预算向已实行政府购买动物防疫服务县(市、区)给予经费倾斜,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人均收入,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积极性。

4.加强干部培训指导,增强干部领导能力和专技水平

一是制定培训项目实施方案。为顺利实施我局培训项目,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完成培训项目绩效管理目标,我局草拟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培训项目实施方案报局党组讨论审批。实施方案明确项目内容、项目目标、以及项目承担单位及项目具体内容,为我局实施培训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加强全区水产畜牧兽医系统领导干部培训。2017年,我们在继续保持与中国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的办学合作关系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与国内其它高校或培训机构的办学合作。首次与中国海洋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湖北省潜江江汉艺术职业学院潜江龙虾学院进行办学合作。组织全区水产畜牧兽医系统领导干部到北京、上海、湖北、山东、广东等地学习培训。2017年共举办4期领导干部培训班,培训208人次。三是加强对基层单位业务培训的指导。2017年我局对各市(县、区)现代生态养殖场认证专家、水产畜牧兽医局(农委)负责生态养殖工作的领导和专业技术骨干、区水产畜牧兽医局相关处室和直属有关单位领导、专业技术骨干进行二期畜禽现代生态养殖师资培训。培训313人次。此次培训,一方面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现代生态养殖的理念和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则解决了县、乡一级培训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对全区生态养殖工作的指导。

(三)行政审批方面

1.加强行政审批工作管理。

一是严控新设行政许可,不允许擅自新设行政许可,防止行政审批事项边减边增、明减暗增。二是行政审批“三集中”,由局行政审批机构“行政审批处(挂设在政策法规和市场信息处)”,牵头负责行政审批工作。三是严格窗口工作人员的选派和配备。选派政治好、业务精、素质高、责任心强,且具有行政执法资格,并有从事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办理工作经历的业务骨干到政务服务窗口工作。四是充分授予政务服务窗口首席代表审批权,推行行政审批专用章。我局以文件形式向服务窗口授予受理权、审核权、协调处置权、审批权、制证权、办理结果送达权、应诉代理权,使用行政审批专用章,授权率达100%,保证了审批工作的顺利开展,审批质量和效率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2.推进行政审批的标准化、规范化。

一是编制、优化行政权力运行流程。认真按照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工作的通知精神,优化操作规范流程,重新编制审批事项流程图,新编行政审批项目操作规范,编制审查工作要点和工作细则,进一步明确审批主体,进一步明确了办事条件,简化申请材料,规范办事程序,压缩办事时限。二是修订部分办事指南,编制服务事项目录及其服务操作规范并在我局门户网站上公开,方便办事群众。三认真配合做好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的各项工作。

3.努力提高窗口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一是严格执行行政审批三项制度和一次性告知制度。在办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全过程中,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三项制度,做到谁接件谁负责,落实岗位,责任到人,严防超时超期办理和互相推诿的现象发生。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对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程序和申报材料实行一次性告知,服务好企业和办事群众。二是严格执行否定报备制度。加强对不予审批(核准、登记、同意)的申请事项的登记和报告工作。三是严肃窗口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纪律。加强窗口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监督管理,严格执行窗口工作人员请、销假制度和AB岗制度,加强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切实改进窗口工作人员工作作风。

今年以来,我局窗口共受理行政审批事项439,其中即办件51件,承诺件388件,无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事项,所有办理事项均按时办结,无超时事项,否定报备事项均严格按规定报备,三项制度执行率100%,审批项目完整率100%,即办件现场办结率100%,现场评议非常满意率100%,审批质量和效率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