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养殖 >> 疫病防治控制 >> 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控措施

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控措施

http://www.0311bhw.com     发布时间:2016-11-02    来源:广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基本概况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以水样腹泻、呕吐和脱水为主要特征,其多发于冬季,俗称冬季拉稀病。猪流行性腹泻病原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毒病属,本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对乙醚、氯仿敏感;一般消毒剂对病毒有效,如酸、碱、脂溶剂、甲醛、碳酸盐、碘酸盐等;病毒在84 5min60 30min可失去感染力,但在50℃条件下相对稳定;病毒4℃,pH5.0-9.037℃,pH 6.5-7.5时稳定。从患病仔猪的肠灌液中浓缩和纯化的病毒不能凝集家兔、小鼠、猪、豚鼠、绵羊、牛、马、雏鸡、和人的红细胞。

   二、发病原因

    很多因素都会引起猪腹泻,比如环境的温度、湿度及卫生等,猪对养殖的环境条件要求相对较高,环境污秽最容易引起猪发生腹泻,因此,猪舍一定要保持干燥,清洁卫生,舍内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猪采食受污染的饲料、饮用污水或尿液。要防止猪发生流行性腹泻,首先必须要做到勤打扫、常消毒,防止粪尿污染。

三、 流行病学

猪流行性腹泻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于冬季12月至来年2月寒冬季节,夏季也可发生;各种年龄的猪都能感染发病。哺乳仔猪、断奶仔猪和育肥猪感染发病率100%,成年母猪为15%~19%。哺乳仔猪受害最严重,病死率平均50%。本病只发生于猪,各种年龄的猪都能感染发病。哺乳猪、架子猪或肥育猪的发病率很高,尤以哺乳猪受害最为严重,母猪发病率变动很大,约为15—90%。病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肠绒毛上皮细胞肠系膜淋巴结,随粪便排出后,污染环境、饲料、饮水、交通工具及用具等而传染。主要感染途径是消化道。如果一个猪场陆续有不少窝仔猪出生或断奶,病毒会不断感染失去母源抗体断奶仔猪,使本病呈地方流行性,在这种繁殖场内,猪流行性腹泻可造成5—8周龄仔猪在断奶期发生顽固性腹泻。

 

四、发病机理

    病毒经口和鼻感染后,直接进入小肠。通过免疫荧光电子显微镜检查,病毒的复制是在小肠和结肠绒毛上皮细胞浆中进行。其他脏器内未发现病毒增殖。由于病毒增殖首先造成细胞,器的损伤,继而出现细细胞功能障碍。肠绒毛萎缩,造成了吸收表面积的减少,小肠黏膜碱性磷酸酶含量显著减少进而引起营养物质吸收障碍,这是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属于渗透性腹泻。严重腹泻引起脱水,是导致病猪死亡的主要原因。

五、临床症状

    该病的主要临诊症状为呕吐、腹泻和脱水,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相似,但程度较轻、传播稍慢。粪稀如水,呈灰黄色或灰色。呕吐多发生于吃食或吮乳后。少数病猪出现体温升高1~2℃,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不食,尤其是繁殖种猪。症状的轻重随年龄的大小而有差异,年龄越小,症状越重,1周内新生仔猪常于腹泻后2~4天内因脱水而死亡,病死率可达50%,最高的死亡率达100%;断奶猪、肥育猪以及母猪常呈现沉郁和厌食症状,持续腹泻4~7天,逐渐恢复正常;成年猪仅表现精神沉郁、厌食、呕吐等症状,如果没有继发其他疾病且护理得当,猪很少发生死亡。

六、病理变化

    剖检主要病变为小肠膨胀,充满淡黄色液体,肠壁变薄,个别小肠黏膜有出血点,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小肠绒毛变短,重症者绒毛萎缩,甚至消失。胃经常是空的,或充满胆汁样的黄色液体。其他实质性器官无明显病变。

七、诊断

    本病在临诊症状、流行病学和病理变化等方面均与猪传染性胃肠炎无明显差异,只是猪流行性腹泻死亡率较猪传染性胃肠炎低,在猪群中传播的速度也较缓慢些。根据临诊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变化进行确诊是十分困难的,进一步确诊需依靠实验室诊断。目前,诊断方法包括免疫电镜、免疫荧光、间接血凝试验、ELISA、RT-PCR、中和试验等,其中免疫荧光和ELISA是较常用的。

  1、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 用直接免疫荧光法(FAT)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是可靠的特异性诊断方法,目前应用最为广泛。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最大的优点是可从粪便中直接检查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抗原,目前应用也较为广泛。

八、防治措施

(一)加强饲养管理,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

控制人员和车辆流动、特别是运输工具,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和隔离制度、采用全进全出制等一系列生物安全措施。

(二)有效的疫苗接种

免疫特性:粘膜免疫(IgA抗体);体液免疫弱(IgG),细胞免疫强;仔猪被动免疫(乳源免疫)。

1、商品化疫苗-传统毒株

1)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

安全性好,母源抗体影响小;母猪分娩前20-30天后海穴注射;吃初乳获得保护。

2)猪传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活疫苗

诱导抗体产生快、抗体水平高;受母源抗体水平影响

2、  疫苗免疫方法

1)母猪

分娩前4-5周:活疫苗(二联苗、三联苗);

间隔2-3周:灭火疫苗(PEDV+TGEV)。

2)  仔猪

被动免疫(吃初乳)

九、应急防控方法

1、检测母猪血清PEDV抗体,适度免疫。若母猪血清PEDV抗体阳性使用自家灭火疫苗,阴性则采用返饲法。

2、早期断奶。

3、健康母猪代喂。


 广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韩银华


?